诡秘录 - 探索灵异事件,解密奇闻异事

科学揭秘:鬼神只是一种“气”?

在生者与死者之间,区别到底是什么呢?经过无数次的观察和体验,他们一定会注意到,生者有呼吸,而死者没有。这个规律还可以得到反复的验证,把一个人的鼻子捂住几分钟不让他呼吸,他就会变成死者。以我们今天的话来说,这是一个具有可重复性的科学定律。我们的远祖虽然不懂什么是科学,但是他们一定可以通过大量案例的积累获得这样一个对死亡现象的理解。而且,迄今为止,他们的理解还没被推翻!

鬼神只是一种“气”?

远古的人类势必还会继续追问:生者的呼吸具有如此根本性的作用,那么他呼吸时一定汲取了至关重要的东西进入体内。这个东西,显然还具备神奇的能量和智慧,否则难以理解为什么人可以呼吸的时候可以动,可以说话,可以思考和判断,而没了呼吸的时候就不能动,不能说话,不能对外界事物做出任何判断和回应。

19世纪宗教人类学的奠基者爱德华·泰勒曾经指出,在全世界各地的文化传统中,呼吸的停止跟生命的停止都是如此紧密一致,以致于人们很自然地习惯于把呼吸跟生命看作是同一个东西。一个证据是,在许多语言中,呼吸、生命共用同一个词语。在中国语言中,用呼吸指代生命、生命力的表述也无处不在,如“一息尚存”“奄奄一息”“气若游丝”等等。

在中国文字中,那种被吸入体内的神奇事物叫“气”。气在甲骨文中被写作三横。上下两横指天地,中间一横指的就是那充塞于天地之间、混沌一团的气。再后来,人们发现你凑近一片树叶呼吸,你就会发现树叶摇曳。而每当起风的时候,树叶也会摇曳。所以人们可以想象,“气”是流动飘逸的,所以我们看到在篆书中,气字的三横变得具有了流动感,还被增加了飘逸的头尾。

人们一定会发现,若不进食,光凭呼吸是不足以维持生命的,进食是以另一种方法汲取“气”。因此,我们看到气字在后来还被加上“米”字偏旁,写作“气”。有所不同的是,人们两天不吃还不至于停止呼吸,可是窒息几分钟就足以让人永远丧失生命力,可见粮食所包含的“生命力”比“气”的要少,纯度要低。

这就涉及到气有“纯度”“品质”的区别,就像汽油有97号和93号的不同一样。中国思想传统中的一个主流观点认定,天地本身也是混沌一团之气派生出来的。你看一盆浑浊的水放置一段时间,清亮干净的水会悬在上方,而污浊的尘土和沙石会沉淀在下边。所以,他们想,天地也是这样形成的。

混沌一团的气,经过一段时间,“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天地都是不同品质的气变化而来,日月星辰、花草树木、飞禽走兽以及人类也是气形成的。只是,某些事物获得的气的品质比较差,要么不能动,要么不能说话,要么傻兮兮的,而某些事物获得的气的品质很好,所以不仅会动,还会说话,会思考。

如此解释了有的人冒着“傻气”,有的人浑身洋溢着“灵气”。有的人“气质”蠢钝,有的人的“气质”灵动。有的人锦衣玉食,汲取了更多高品质的天地精气,所以生气勃勃;有的人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汲取的天地之气品质差得多,往往死气沉沉。朱熹自称曾见过一人“胸前有猪毛,睡时作猪鸣”,他的解释是该人“禀得猪气”。这就是所谓“天地造化”与“禀赋”。

动物、植物乃至土石,只要寿命够久,汲取了足够的天地灵气,也可能像人一样说话做事,甚至比人更有能耐。《西游记》中花果山山顶,《红楼梦》里青埂峰下,中国的石头尚且有着如此光明的前途,其他飞禽走兽要升级为精灵鬼怪就更容易一些了,读过《聊斋志异》、看过《白娘子传奇》的人对狐狸精、蛇精肯定不陌生。

正如晚清读书人“东海闲人”所说:“蠢然之物尚能聚气成精、聚精成形,岂人而物之不如乎?人为万物之灵,五官四肢,知觉言动,无一非灵气所为。”木石尚且可以成精,人得天地之灵气最多最纯,所以人可以成为“人精”,简直太顺理成章了。“人精”可能太难听了点,所以通常被称为“鬼”“神”“仙”

“仙”是道教的说法,只要你认真修炼,尽可能汲取优质的天地精气,无需经历死亡这一遭就可能羽化成“仙”。更主流的看法是,要成为“鬼”“神”还是要经历死亡这一关的。“东海闲人”接着就说,人“一旦溘然,即如木石。其生也,灵气何来?其死也,灵气何往?噫,其为鬼矣”。换言之,人死后,其灵魂(灵气)会变成鬼(鬼魂)。

然而,是不是每个人死后都可以升级为“鬼”“神”呢?这可说不定。《左传》记载,郑国贵族伯有被仇敌杀害之后,其世袭的职位被剥夺,其鬼魂受祭祀的权利也被剥夺,他的鬼魂遂附着生者以复仇,引起人心骚动,整个国家都陷于恐慌之中。子产让其子继承了世袭职位,伯有的鬼魂就满意而去,不再滋扰。

有人问子产,伯有死后到底能否变成鬼,他的回答是肯定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如下几点:首先,一个人生前享受的物质条件越好,他的灵魂就会越强,亦即生命力越旺盛,更生机勃勃,像伯有那样生前享受鲜衣美食的人,生命力旺盛,死后容易成为鬼;第二,伯有并非寿终正寝而是被政敌杀害,其生命力还没有完全衰竭,也容易成为鬼;第三,伯有有冤屈在身,强烈的怨气也是伯有的灵魂得以聚为鬼的重要原因。

“东海闲人”也说:“人死必有鬼乎?非也。忠烈之人死有鬼,刚气聚:勇力之人死有鬼,猛气聚:慈祥之人死有鬼,善气聚:险恶之人死有鬼,戾气聚:智慧之人死有鬼,灵气聚:修炼之人死有鬼,精气聚:横死之人死有鬼,怨气聚。外此则羁客劳人、情媛思妇,或怨抑未伸,或恩仇未了,心结者气凝,亦往往有鬼。

余子碌碌醉生梦死,生抱余气以尸居,死随大气而澌灭,安能复有鬼?”看来,一定要生命力本身比较旺盛,或死亡之时有强烈情绪的人才会形成鬼。像《倩女幽魂》中的聂小倩、《牡丹亭》中的杜丽娘那样的鬼,当然是情缘未了,心有依恋。那些生前忠君爱国、造福百姓的英雄死后也往往变成鬼,只是又被赋予另一个称号——“神”。

中国各地的城隍,都是生前造福一方的英雄;孔庙、关羽庙、张飞庙等等,同样也是在祭祀英雄的鬼魂。今天各地的烈士墓又何尝不是,否则我们如何理解“永垂不朽”“英魂不死”“浩气长存”?香港、日本和韩国鬼片中的那些经典桥段,那些频繁滋扰生者、凄厉地叫着“还我命来”的恶鬼,通常都是冤死、横死者的鬼魂,一旦冤屈得平、怨仇得报,他们就涣散为一团气,消失在天地之间,再不出现。

鬼,到底只是天地之气的一种表现形式。 朱熹曾对他的弟子解释道:“鬼神只是气。

尽管如此,鬼神也不是一般的气。有学生问朱熹:鬼神只是气吗?朱熹回答说:鬼神是气,但是比较有灵性的气。鬼神尽管在本质上是气,但是它具备与人相似的知觉、情感和行动能力,换言之,它是人格化的。否则,你祭祀它干嘛呀?子贡曾问孔子:死人有没有知觉?

孔子说:我如果说死人有知,担心孝子贤孙把资财都耗费在死人身上,影响活人的生计;如果说死人无知,恐怕天下的不肖子孙抛弃死者尸首而不安葬。死后“有知”的必须是人格化的“鬼神”,而不是若有若无、虚无缥缈的“气”。

孔子真是进退两难,所以他一再劝诫人们:“敬鬼神而远之”:一方面不要把生活的重心放置到鬼神上,而要放到现实生活中来,另一方面又要敬鬼神,毕竟,祭祀是儒学的基石。

墨子曾抨击儒家一方面认定无鬼,一方面又那么重视祭祀,就像是明明没有客人却学习待客之礼节,明明没有鱼却编织渔网。虽然儒家没有明确宣称“无鬼”,但即便如此,墨子这军将得也够让儒家难受的了,他毫不留情地猛戳儒家的软肋,墨子自己是坚持有鬼的。

朱熹不会同意子产和东海闲人的说法,认为只有某些人死后才会变成鬼。果真如此,那为什么要求天下人无论贫贱都要安葬、祭祀先人呢?所以朱熹宣称:“精气聚而为物,何物而无鬼神!”既然万物都是天地精气聚集而成,那么万物都可以变为鬼神。  

可是,鬼神作为气的一种表现形式,只是过渡阶段的现象,以朱熹的话来说,就像是火将要熄灭之时,会有烟上升一样,鬼终究是要消散为气的。这个倒是好理解,过了一段时间乃至过了几代人,大多数人都不记得祖宗长啥样了,他已经从你的记忆里“消散”了。

可要命的是,有的祖先是足以让很后的后人抬出来自矜身价的,尽管他只是画像上的一张大众脸,还是要大张旗鼓祭祀的。可是,远祖的鬼魂早已消散,你还请他吃饭喝酒,这不扯犊子么?有学生这样问朱熹——当然他的话说的要客气得多。朱熹的回答是:远祖的灵魂虽然已经散了,但是他的根还在子孙这里,子孙之气与祖先之气相似,所以祭祀的时候,尽可能虔敬,就可以把祖先之气召回来,重新凝聚成鬼。牵强以至如此,朱熹也是蛮拼的。  

在生者与死者之间,区别到底是什么呢?经过无数次的观察和体验,大家会注意到,生者有呼吸,而死者没有。

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这是一个具有可重复性的科学定律。

微信公众号:诡秘人
关注我们,每天分享更多灵异事件!
12000人已关注
分享到:
赞() 打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